
在幾乎整夜未睡的困倦中,開始了我空大第一次的期中考,結果當然是不滿意。
不過也趁尚在對自己不滿意的情境下,應該重新評估自己的期望與目標。
說來說去仍是要怪自己對時間的安排與掌控逸出太多,原本就知道在多重角色中,重拾學生身份本來就是挑戰。
在過程中也不斷面對周遭的懷疑,甚或有時是自己的懷疑,為什麼要選擇空大?
就算空大畢業對你又有何幫助?在大學生氾濫的今日,不是台清交成四大名校的文憑,空大文憑有價值嗎?
就算要充實自己,為什麼不選擇其他大學或其他管道?
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現在,我們比較的對象往往都是外在的目標。有時總是忘記,其實最應該比較的對象是自己。
與外在對象比較總是疲於奔命,挫折感也加劇,一山還有一山高。與外在對象比較的標準到底在哪裡?
傳統童話故事『龜兔賽跑』中,我們學到的教訓永遠是不要當驕傲貪睡的兔子,卻沒有人想當一步一步前進的烏龜。
我們總想要找到捷徑,卻總是忽略累積的力量。
這是我最近得到的啟發:「生命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,不會因為一時的際遇而終止增或減」。 困境與抉擇/清大動機系彭明輝教授
這也是我的答案:我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,再與別人比較。我只能張開自己的翅膀,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風向,用最大的努力讓自己活的更精彩一些。
如果你嫌我的姿勢不夠優雅,請原諒我的任性,我實在沒有餘力顧及你的觀感,因為我迫不及待的想要靠自己微弱的、僅有的翅膀,用力飛翔。
我已經跳下枝頭準備起飛了,那你呢?請張開你強大的翅膀,翱翔在你的天空吧,共勉之。